应届生面试如何准备,有哪些技巧和注意事项?

昨天才拒了个北大的学生,不得不感叹:实践经历啥没有,为爱发电就来面试,还是受社会毒打少了。

作为 3 年大厂运营老油条,面过人也被面过,今天就简单说说应届生面试的常见问题+实用面试小技巧,建议收藏用起来,不要再去送人头了。

常见问题

一份简历打天下

业务需求+行业不同,每个公司对新媒体运营的要求也不同(涨粉,内容,获客转化等),这就要求简历上需要和岗位 JD 能匹配得上。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把实习经历等核心部分写好,再根据 JD 调整占比和侧重,让面试官觉得你的能力和岗位匹配度高就完事儿。此外以下问题也一定要避免:

简化社团、班级运动会、寝室获得的各种奖励,和岗位需求匹配关联度不大,简历不是越长越好,不能加分的东西就会减分;

简历就是你的门面,不要出现错别字,格式不统一等细节问题,会很减印象分;

模板用简单大方的就好,突出重点信息,比如公司招聘的是新媒体运营,那简历中一定要有这些关键词,如:新媒体、微信、文案、运营等等,如果没有,尽量向关键词靠近;

邮件发送简历,最好发 PDF 版本。因为 Word 版本,有可能会出现排版错乱,但是一般 PDF 不会。

准备不充分

这种情况多出现于临时放弃考研 or 留学等,赶鸭子上架找工作的学生娃娃,平时也没有实习经验,不清楚校招的时间线&流程,自然在找工作的时候就显得很被动。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,如果 6 月你的考研或者其他考公考编进展不大的话,建议可以分一部分精力到找实习准备秋招上来,以免落得个两手空的下场。其实要准备起来也不难,现在可以先实习+看下校招真题了解下难度。

过度包装

从我个人面试的角度出发,部分应届生在简历上适当夸张自己的能力其实可以理解的。但瞎吹就过分了,有次有个学生拿着我写的文章说自己写的,还头头是道分析了一波,但全程基本上就是在背《运营之光》相关章节部分,就说尴尬不尴尬...

其实,作为一个刚出社会的学生,面试官其实对你的水平会有大致的了解+期望一般也不会抱太高。所以一是不要把面试官当傻子,不要吹太过,e.g.:不要硬跩互联网黑话说那些虚头巴脑的,就说大白话自己干过啥收获了啥跟岗位相关的技能,倒时候问起来答不出就凉了;二是遇到不熟悉的问题,可以先说清楚自己这方面接触得少,降低对方预期,再结合自己学的东西说就好,最后再强调这个是自己学的,如果有差池请面试官指正(抬高对方)。(套路太深了...)

表达没重点

其实我能理解很多学生想尽量展现自己能力的心情,但真的没必要把自己的心路历程洋洋洒洒说成小作文啊!

这里就介绍个通用的方法:STAR 表达法。Situation(背景)+Task(任务)+Action(行动)+Result(结果)。


640.png



例如,应聘新媒体运营岗位,可以这么说:自己尝试做个人号(Situation),我的目标是在 1 年内让阅读量达到 1000+、粉丝量达到 2000+(Task)。通过深入分析用户阅读习惯,每周稳定产出高质量原创文章 5 篇,并策划各类推广动作(Action),最终提前 3 个月实现 目标(Result)。结构化的阐述,显得思路清晰、逻辑缜密,会加深面试官对你的印象。

容易紧张

在压力面环节翻车的学生可太多了,还有直接拍桌子走人的。其实压力面考察的是面对压力和质疑的应对能力。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,搞定压力面只需要做两步:

识破套路,不要自爆:例如,回答「你有什么缺点?」这类问题时,绝对不能说「拖延症、人际关系差」这类触碰职场底线的缺点。当然,也不能说自己没有缺点。建议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制定看似是缺点,实则是优点的模板。我的版本是:「我可能是过于追求细节,自己之前做号的时候写原创文章,喜欢花时间打磨文笔+研究排版,但花的时间很多。工作后可能需要根据任务进度需求调节下,提高创作效率。」这种回答无伤大雅,既充分展示了自己是个认真负责的人,同时还有愿意改进的真诚态度,足以让面试官相信你能胜任这份工作。

化被动为主动,「反杀」面试官:所有的压力问题,本质都是在试图揭露你的短板。不想被面试官「套路」,就要学会借力打力。例如,回答「你在工作中遇到过的最大挑战是什么?」这个问题时,不要局限于「挑战是什么」,重点应该阐述「我是如何克服困难、解决问题的。」

实用面试技巧

我自己主要面的是运营岗,所以下面内容也会更侧重运营。面试会问的要点这张图概括的很全了,至于衣着礼貌谈吐等,行业不同要求也不一样。


640 (1).png


下面我就补充下自己总结的一些细节了:

模板提前准备好

总结了 3 个模板,基本上通用于所有运营岗,分享出来给大家:

自我介绍:

我毕业于 X 大学,学的是 XX 专业,虽然是工科【如果是相关专业略过】,但我一直对 XX 运营很感兴趣,也自己学习过相关知识和技能【这里必须举例子:比如如何涨粉,如何写文案等简单说下】,微信公众号,头条号,知乎号,都有过个人号的尝试【列举的账号一定要有亮点,比如粉丝数】。我自己在内容创作上最有心得【列举做好的内容链接+说明牛逼在哪里】,除此之外,在渠道运营,社群维护,数据分析上都有摸索经历【学的理论说两嘴,可适当夸张】。


如何运营某个新媒体账号:

之前看的书里有讲过,我就直接引用了:

第一步,根据后台数据、第三方工具及之前的用户调研(可以简单说下怎么做,这里可以先了解下公司的主营业务倒推可能的资源:比如社群 APP 啥的,也显得你对公司很上心),分析目标用户画像;

第二步,分析现在的内容情况,根据选题、阅读量、转发量等数据,拆解爆款元素并复用到内容生产中,提升爆款率;

第三步,根据用户活跃平台和平台现状,考虑要不要选择其他渠道来多平台推广内容;

第四步,策划一些适合平台用户参与的线上和线下活动,活跃现有用户,带来新用户;

第五步,根据数据反馈情况再不断进行内容、渠道、活动等方面的优化。

个人职业规划:

这个其实是在考核你的稳定性、上进心、目标感等自我驱动力。我是这么答的:

在近期三到五年,我打算在这个行业或岗位做出什么样的成果【一般 3 年增强业务能力+5 年综合发展】,同时希望可以稳定提升,持续学到更多的知识,后续还能在公司业务能中独当一面+结合公司业务谈下打算独立负责什么事情/解决什么问题/取得什么成果。【主要体现你能为公司创造什么价值,这里不建议说啥在公司希望学到东西啥的,公司也不是做慈善教你业务的,他们招人是为了创造价值】


提升匹配度

正常面试,要么是看中了你「任职要求」匹配度,要么是看中了你的「岗位职责」匹配度,要么是两个都看中了。一般来说,匹配度越高,面试成功率越大。前者是你有没有胜任这项工作的硬性规定(学历,工作经验等),后者就基本上等于业务水平。


640 (2).png



一般来讲,在中小型创业企业,比较灵活,只要你业务水平过关,任职要求差点也 OK。如果是比较吃香的大型企业或国企,那就比较死板了,即便「岗位职责」满足,但「任职要求」欠缺,也极大概率被 PASS。

所以在面试之前,首先拿出自己的简历跟招聘 JD 对照一下,看看自己哪些点被匹配上了,哪些没有匹配上。对于匹配上的点,需要熟悉透彻,可能会被深挖。没匹配上的点,大致了解,做到心里有底,即便之前没做过,也要大体知道是怎么一回事,避免一问三不知。

要真情实感地彩虹屁

面试前了解下公司业务有哪些,靠什么赚钱,老板是啥背景。分析这家公司的优势是什么,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。被问到为什么选我们公司?之类的基本上百试百灵。同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自己的想法(画饼),让面试官感受到你是真的想用自己的能力让公司业务增长。注意不要光设置远大目标,还要填充细节,简单说下时间线+实现方法,让面试官觉得你不会只说空话。

关于群面

我参加过两次群面面试,主要形式是由 5-8 个人一组,讨论给定的问题,并做出决策,也称为「无领导小组讨论」,面试官会在旁边旁观并根据表现进行打分。

首先,群面基本上不会太考业务,更多的是考个人素质,比如组织协调能力、口头表达能力、辩论的说服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是否达到拟任岗位的要求,以及自信程度、进取心、情绪稳定性、反应灵活性等个性特点是否符合拟任岗位的团体气氛。

其次,群面不会因为每个人担任的角色有差别就差别对待。但会看担任相关职务的人是否能要做好职务内相应的工作。如领导者要掌控小组讨论方向、协调成员间的意见等;记录员要记录有价值的讨论内容并总结好等等。所以不建议过于社牛抢别人的话,会让面试官觉得过于强势不利于团队合作,也不能社恐全程木讷,不说话,这样是肯定会被刷掉的。

判断面试是否通过

很多人吐槽过面试官反馈不及时,拖了几天甚至压根就不反馈自己过没过。这其实基操了,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可以从以下几点判断面试是否通过,节约时间:

面试时长过短:一般面试时间为 30-60 分钟,如果你的面试时间在 20 分钟以内(高管终面除外),基本上都凉了,继续寻找其他机会吧;

没给出明确答复时间:对你有意向的话,会在结束后 1 天内就约二面或终面时间,要是没有估计要么是被备胎了,要么就是没过。当然如果遇到那种着急忙慌就想让你入职的公司也不建议,大概率是项目没人接手着急用人,这样的大概率项目结束后就会让你走人;

面试官态度:这里校招和社招还不太一样,校招的话如果你感觉自己讲的烂,面试官还对你和和气气笑容可掬,那大概率就是凉了。想当年我们校招 leader 还专门提醒我们不管学生表现如何,态度一定要好;社招的话,大家都是混社会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有的,也不想耽误彼此时间,就更直接了。

以上就是我个人总结的一些面试技巧了,要注意的是面试场景因人而异,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实战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,不要照搬照抄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