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件事起因是来自一个学员的投稿,我们称她为小A,跟我们说: 


“30岁,之前在企业干培训相关工作,7年做过6份工作,平台还都不错。


目前正在家全力备考某大学的全日制研究生,教育专业。她看见身边的大学生每天都学习10个小时,自己也很努力。”


未来2-3年的规划如下:

1、未来2年准备生娃。

2、尝试个人成长相关的视频号和公众号,也报了写作营、共读会。

3、对赚钱的事情很感兴趣,经朋友介绍,接触到保险行业,所在的公司发展很好,下个月准备开始培训。

4、经济上,老公上班,且支持;有12个月的保障金,家人生病用了一些,现在只有6个月了。 


所以,未来的规划是:考上研,好好读书,同时做好保险,也经营好自己的账号。研究生毕业以后,还可以继续去公司培训、做青少年生涯规划师,顺便承接家庭的保险规划。


看到这段话我们很震惊,如果我们是个鸡汤团队,一定鼓励她加油好好干,坚信她能做出一番好成绩。


但我们是专业的生涯规划团队,必须严肃的告诉她:快放下这些,不然没救了!


小A问题其实很常见,因为把想做的事情疯狂叠加到一起,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,更没有看清自己的核心需求是什么。


看看你,是不是也这样?


?长按下图扫码,找到属于你的职业核心需求?

图片




01

没弄清职业核心需求

陷入层层叠加的困境


我们不妨跳出规划本身,梳理一下她想做的这些工作:

 

今年:备考、做账号、拍视频、写东西、学咨询、运营鲜花群、备孕、家人生病、研究赚钱、做保险;


明后年:上学(或二战)、备孕(或带娃)、做保险、搞大学资源、做账号、运营;3年后:带娃、求职工作或做工作室、保险金牌顾问、做账号、做人生赢家。


不知道大家看出来没有,这种规划有个特点的:后天最美好,明天也不错,但没人能活过今晚。


我称之为“正三角规划”,从下往上看,越到后面越聚焦,但刚开始就是一堆线头。


今年的任何一项,无论是备考、备孕、起号,还是咨询、保险。在一般人做起来,顶多是投入一个,兼顾一个,无法做到两全。更别说,明后年你作为全日制研究生,从开题、写论文到通过答辩,也是要脱一层皮的。


我不否认你的聪明努力,但问题是,每个细分领域内,都有一群和你同样聪明努力的人在竞争。


即使你有12分聪明,分到3个领域,你也就只有4分;你在这3个领域,会同时被3个6分选手以压倒性优势打败。




02

好的职业规划

究竟应该怎么做


建议参考以下这条法则:少做事,聚焦法则,打甜蜜区的球。很多人可能不理解,这条法则超越了“时间管理”、“效率提升”、“弯道超车”、“终生学习”等法则。可以说,是“天字第一号”的效率提高法则,甚至是时间管理、精力管理、战略管理的“爹”。


这条法则的核心很简单,就是不要贪多,也是《跃迁》这本书中提到的“大蛇战略”。


具体该怎么聚焦呢?


策略一:先安排人生必须的事。

如果你准备生娃,就先安排好生娃、带娃的时间和心力,有老公支持你,所以有经济基础,维护好关系也是基础设施。在这个基础上,看还剩多少时间精力,从起号、咨询、赚钱、保险、社群运营等选项中,选一个你最想做的。


策略二:选择自己的发展重点。

接下来是怎么选择后面5个?(我想想就头大啊)